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

為景氣衰消毒 管中閔:改革產業結構

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16日表示,產業結構改革,台灣才有救,否則,台灣將會因全球景氣循環,反覆面臨出口、產業、就業等問題。

為因應金融海嘯後國際經濟情勢變化,行政院在2月6日成立「國際經濟景氣因應小組」,由管中閔擔任召集人,並由經建會負責彙整各機關意見,研議完成「經濟動能推升方案」。

外界質疑「經濟動能推升方案」未提出具體投資金額及未來成效,在野黨並批評方案「內容龐雜、主題零碎」。

管中閔指出,台灣不能重蹈「兩兆雙星」覆轍,限於國家預算及舉債上限,政府目前也沒辦法如大家期待,像南韓、大陸一樣,採用降稅、降息等措施提振經濟。他說,2008年金融危機他應邀演講時,提出台灣產業面臨的問題,到現在問題還是一模一樣,也沒人想要解決,總不能「好了瘡疤忘了痛」。

管中閔表示,「產業結構改革,台灣才有救」,再不改革,就算台灣鋪滿高速公路,經濟也不會好,且台灣將因全球景氣循環,反覆面臨出口、產業、就業等問題,沒有一項會解決。

管中閔說,台灣和大陸以前的產業鏈是「垂直分工」,但大陸不可能給台灣優惠,留一些產業不去碰觸;台灣也不能阻止大陸產業往上下游擴張,擠壓台灣產業生存空間。

管中閔認為,台灣和大陸間的產業關係,應轉變為「水平分工」,台灣要改採如德國、日本的中堅企業的模式,生產高品質的產品,讓大陸無法取代,確保台灣產業生存空間。

他說,「經濟動能推升方案」中最重要的是法規鬆綁和人才培育,這兩項都是「不花錢」,又立竿見影的措施。

管中閔舉例,鬆綁回台新增投資案外勞聘僱比例突破40%的相關方案,「完全不傷害台灣人的利益,而且是創造台灣人利益」。他指出,僱100個台灣人就是多增加就業機會100人,僱1000人就是多1000人。「你不准這些外勞來,損失的還是台灣」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